工艺简介
微球是采用反向微乳聚合方法合成的冻胶分散体,平均尺寸为百纳米级,在水中分散均匀、易于进入注水地层,随后缓慢吸水膨胀发挥封堵作用。产品具备的“注得进、堵得住、能移动”等深部调驱的特点。
微球深部调驱技术的机理是通过膨胀后的微球封堵高渗透条带的孔喉,再不断变形、运移,逐级封堵和改变水驱液流方向,扩大水驱波及系数,达到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指标
目前已开发三大类、30余种微球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种类 |
类型 |
工艺需求 |
地层适应情况 |
初始尺寸 |
完全膨胀时间 |
最终膨胀尺寸 |
纳米球 |
NM-2 |
深部调驱 |
<2000mD |
10~200nm |
7~30d(可调) |
数微米 |
复合球 |
FH-260 |
深部调驱 |
2000~5000mD |
300~1000nm |
7~20d(可调) |
数微米~十几微米 |
核壳球 |
HK-4100 |
封窜 |
2000~5000mD |
300~1500nm |
7~20d(可调) |
数十微米 |
技术适用性
指标 |
微球适应性条件 |
储层分布 |
解决层内及平面矛盾,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
含水率 |
井组平均含水50%~95% |
连通性 |
目标层段连通性好,注采对应率65%以上 |
孔喉分布 |
油藏孔道直径<50μm |
温度 |
油藏温度≤130℃ |
矿化度 |
<200000ppm |
配套体系、软件及工具
微球产品设计评价技术、微球-地层匹配决策方法、微球调驱参数优化设计技术、微球调驱数值模拟技术、产出液微球检测技术等。
使用方法
连接在注水管线上在线注入,不需混合熟化装置,占地面积小、使用设备少、简单易操作。
应用情况
目前,微球调驱技术在渤海区域累计实施27井组,单井组平均增油7761吨,统计平均吨剂增油83吨,投入产出比1:5以上。
典型案例
渤海油田某井组微球调驱作业效果:井组含水由72%降至64%,日产油量由240吨/天增加至320吨/天;有效期超过1年,有效期内累计增油2.1万吨,吨剂增油达到138吨,投入产出比1:7.5,经济效益显着。